上学的时候,每当考试临近最期待的就是老师能给我们划!重!点! 考点!
每次考试前,有一部分考生都喜欢押题、猜题,试图预测这场考试老师可能会出哪些内容。最喜欢的莫过于老师把考试的题型都给我们一五一十讲清楚。
▲▲▲
对于考前押题的做法,历来不被赞同,有人说这是投机取巧,把考试看成是一场赌博,破坏了考试的积极意义;也有人说押题是种危险的侥幸心理,有悖于老老实实的学风。
但,每当临近考试的时候,就有很多人会问,有押题吗?
和“度娘”谈了半天,找出来的可能是一堆同是,询问有没有押题的考生,或者是各种机构、网站铺天盖地的真题模拟,亦或者是电商平台上一堆的卖资料的店铺......唯独没有找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!
而这个时候,也是很多不良人员的机会。通过各种渠道,如:电话、短信通知或者在各大论坛发布帖子说自己有“内部关系”,可以提供靠前押题卷,考试命中率高达90%以上的真题资料等等。
收费有高有低,几十上百等等都有,当你给了他钱,有可能别人消失无影无踪,或者随便弄点资料给你......
说了那么多,押题到底是什么呢?
押题,是指考试前猜测可能要考的试题并做重点准备。通俗一点,也可以说是一种科学性的猜题。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考试大纲的总结和教研人员出题经验分析,给出答题中每一步的得分点建议,即为押题。
1
自考押题命中率90%可信吗?
在过去的2019年10月自考的时候,有人问我:有机构告诉他,他们机构有“内部渠道”,能拿到押题卷,准确率高达90%以上,原价500,现在只需要50块钱一份。
这到底能不能信?
考生们,心动不,90%的押题命中率,直接背下来就可以高分通过了,干嘛还非得要累死累活的学习。
自考生本来就很多的在职人员,日常的工作内容就那么多,能挤出来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,花个50块钱就能考过,还需要自考培训机构干嘛?
国家干嘛要搞得那么麻烦,直接卖你一本证书不就好了。
再回头看看自考的通过率:10%-30%,就知道所谓的押题命中90%就是个骗人的幌子。
2
自考机构押题命中率90%,他们自己命题的吗?
除非出卷老师在这家机构工作,就算有出卷老师刚好在机构工作,但泄题也是被严厉禁止的,命题出卷老师都会签署保密协议,一旦查出来是违法的,出卷老师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事?
其实自考本身是有些套路的,有经验的老师会根据考点,以及对历年真题的研究,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来,但是命中率也没有那么高。
有时候真不能怪考试押题命中率不高,万一临时调高难度呢。虽然都希望老师考前复习给的资料能100%准确,但谁又能保证呢?毕竟自考押题命中率也是在考试完成后才会知道的。
3
那么,机构的真实押题命中率有多高呢?
我想,所有人都是按照考试的题和一些资料做对比的吧。
比如类似的题型,完全一样的题目都算在上面,然后将这些考题和资料中的题目做个对比,看命中了有多少考题,而不论给你的资料是有多少的内容,有的是10页的内容,有的是4-5页的内容,还有的可能是整本资料......
相比之下,你觉得是4-5页的A4纸资料好,还是整本资料好呢?看似整本资料的更划得来哦!要是你这么想的话,那就大错特错了,因为这不亚于你重新学一遍教材!
小聚奉行一句话:浓缩即是精华,在这里同样适用。
4-5页的内容可能花个2-3天就记下来了,而整本资料你可能需要花上1个月的时间,还不一定能记住这么多的内容,
你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重点,看起来每个都是重点,无疑加大了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的难度。
当然,也有一种情况就是,有可能这些押题资料都没有压中,所以,押题也不是万能的,考生们也不要完全的信任所谓的押题哦!
4
而一个机构的押题命中率,更看重的是这个押题老师。
这个押题老师的功底如何,他对往年真题和自考大纲的理解程度如何。
如果这个老师功底不错,对大纲和历年真题有自己的理解,那么,其所整理的押题应该有一定的作用;反之,相信也没有多少人会去使用这类的押题资料了吧!
一般来说,老师能押中40%左右的题型就已经很不错了,好的时候差不多能有个70-80%的命中率,已经顶天了,至于说每次考试结束后,考题公布后,各大机构说自己的押题命中率高达90%,100%;
你觉得有可能吗?
都被他押到了,那么用他资料的考生通过率就是100%通过咯,那你认为这个机构会不火吗?就算自己不去宣传,考生之间相互传就可以了,想不火都不行,开篇也说过了,自考命题和机构没有关联。
2、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相信押题呢?我们会发现,在考试即将来临的时候,很多地方就开始散发所谓的押题秘籍了,有通过电商平台的,有通过手机微信、电话、短信通知的,有通过各大论坛进行传播的......
1
依赖心理
我们都知道,也大多经历过,每次到考试最后的复习阶段是最紧张,同时也是最考验考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阶段,都会想着,如果此时有一套“押题资料”在手,就不用这么累复习了......
不可避免就会对复习产生一种倦怠心理,侥幸认为所谓的“押题资料”有可能会使自己事半功倍,从而产生一种依赖心理;
前面说过,“押题”是在考试结束后才知道的,也就是说,很多考生可能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才追悔莫及,那所谓的“押题资料”并不是此次考试的主要内容。
2
疲于应对众多资料
临近考试,市面上各大机构的“押题卷”层出不穷,会发现每家都会有自己的“押题卷”,而且很多还不是一样的卷子,让寄希望于“押题卷”的考生多到怀疑人生。
毕竟这些做下来,到考试前完全做不完,连看一遍的时间可能都不够,无疑加大了考生的心理负担,认为自己“押题卷”没做完,会碰到没有见过的题型,扰乱考生考试心态,甚至有可能造成考生怯考。
还有一大部分考生疲于寻找适合自己的“押题卷”。
而这所谓的“押题卷”,其实还不能完全被称为“押题卷”,只是各个机构的考前的模拟题。
细心的考生会发现,总能遇见不一样的考前模拟题,有可能身边的人人手都有不一样的一套模拟卷。
于是就有可能会出现不甘心的考生,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找这些模拟题,浏览各大网站、各种机构群、咨询机构老师获取更多的模拟题,
熟不知当你在找模拟题的时候,你的对手都在认真复习。
3
机构宣传押题资料
每当自考结束后,网络上就会陆陆续续公布当次考试真题,而这个时候,各大机构就会争先恐后的公布自己所为的“押题”命中率,有说自己命中率90%的,更有说自己命中率100%的,如果是真的,那么这家机构绝对火爆,但结果总是差强人意,因为基本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命中率的。
综合上面的说法,我们都知道,押中题目基本都是大概率事件,如果真的有90%到100%,基本上会考虑是不是泄题或者出题过于简单了,自考的专业性是会受到上级部门质疑的,甚至可能影响到专业继续招生。
所以,押题不能绝对依赖,但可以作为一个考前模拟冲刺,当然,考生也要看情况进行。
更多关于学历提升的问题,可以直接添加微信或者电话联系刘老师,随时帮助解答18628111747(微信同号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