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积极适应共青团改革新形势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,更好地引导服务广大青年师生,西华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《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》《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》等精神,依照共青团“凝聚青年、服务大局、当好桥梁、从严治团”的工作格局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通过坚持标准先行、项目主体、层类分别,不断推进共青团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,努力构建共青团工作新格局。
坚持标准先行,运行机制规范化。根据共青团工作内容及标准,按照“职能科室+直属学生组织”的模式调整共青团内设机构。更名二级院团总支为院团委,理顺校级、院级团委、班级、团支部间的工作关系。改革基层组织体制,构建党委领导下,以团委为核心,学生会、社团联合会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延的“一心双环”团学组织格局。构建学校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(1+100)“三个至少”工作机制,专兼职团干每年直接联系至少1个基层团支部和100名普通青年,学校团委每年至少到各二级学院走访调研1次,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书记班子与基层团员青年恳谈会,通过“众创众筹众评”机制,扩大共青团工作从设计到评议全过程的参与面与受众面。
坚持项目主体,管理机制扁平化。用精品思维项目化管理共青团工作。打造共青团特色项目品牌,重点提升“挑战杯”“创青春”“三下乡”“彩虹计划”等项目质量,着重打造“新生节”“校园文化艺术节”“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节”“社团文化艺术节”“三走活动”等活动精品,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、省级院团“高雅艺术进校园”等活动资源。项目实施上,通过项目化的征集发布、招标、申办、领办等方式,鼓励并规范院团委、团支部承办校级活动。坚持工作“流程再造”,大幅精简会议、文件、简报和工作审批程序,运用校院两级团学组织官方微信、微博矩阵群、OA办公系统等新媒体推动工作,提高时效,畅通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。
坚持层类分别,工作机制一体化。根据青年学历、年级、精神需求等不同属性分层分类构建共青团工作的目标、内容和方法。充分运用“重大事件节点+系列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+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”,在广泛青年群体中开展“青春心向党·建功新时代”“四进四讲”等教育实践等活动,通过仪式感建设固化活动成效。将大数据技术与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制度结合,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,打造“三全”协同育人机制。广树青年典型,持续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班,“青年五四奖章”等先进评选,强化榜样带动效应。以“青年之声”“新语师大”“智慧团建”等新媒体平台为依托,打造“网上共青团”,已经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整体工作理念和工作格局。
